弘扬“上海精神” 加强交流互鉴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3-07-31 22:43:4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曹晓光(左)与一名乌兹别克斯坦医师共同为当地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鲍永珍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鲁班工坊内,来自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吴正鹏(右一)向学生讲解测绘实践知识。奥斯帕诺夫摄(新华社发)

参加2022“上合之夏”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年联欢周的青年们合影留念。姜方梅摄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指出,多样文明和谐发展是地区国家人民的美好愿景。我们欢迎各方一道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各国深化文明互学互鉴,深化睦邻友好,增进民心相通,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携手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人文共同体。

“筑牢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

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在上海合作组织大家庭中,中方多次强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擘画上海合作组织人文交流的发展蓝图。

建立媒体合作机制、召开上海合作组织媒体峰会、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媒体智库论坛,中方积极开辟人文合作新渠道,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弘扬上海合作组织主旋律。

开展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工作、举办多期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营、邀请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年领导人访华研修,中方支持拓宽本组织国家民间和社会交流渠道,促进各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心灵相通,使睦邻友好合作事业永葆活力。

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今年陆续举办,中方积极落实地方合作文件,广泛调动地方和社会力量,将地方合作打造成人文合作新亮点。

丰富而具体的倡议,正一项项落地实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加强人文交流,浇灌出一朵朵民心相通的友谊之花。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表示,“上海精神”是不同国家交往、不同文明相处的正确之道。

乌兹别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外交中心主任萨比洛夫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应当全方位开展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筑牢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这是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带动地区整体繁荣”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中方提出,未来3年,将向本组织国家提供1000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名额和3000个“汉语桥”夏令营名额,邀请100名青年科学家来华参加科研交流。近年来,中方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在多领域打造更多接地气、聚人心项目,搭建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桥梁。

以人为本,卫生健康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积极推进资源整合,拓展机构间务实合作,开展“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倡议成立传统医药产业联盟,为上海合作组织内开展卫生医疗合作开辟新路径——

在乌兹别克斯坦眼科显微外科专业实用医学中心的手术楼里,等待的患者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嗷嗷待哺的婴孩。这是2022年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宣布“未来3年为本组织国家的民众免费实施2000例白内障手术”后的首站。得知医术精湛的中国专家要来为大家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无数家庭充满期待。

去年,上海合作组织医药合作发展大会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行,并发布《推动建立上合组织框架下医药产业合作倡议》。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高度重视医疗卫生领域合作,合作机制日臻完善,法律基础更加完备,合作成果惠及民生。期待各国继续加强药品监管,搭建医药产业合作交流平台。

朝气蓬勃,以体育旅游事业为桥,连通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文化资源,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合作架构。在常来常往中,各国人民心更近、情更深——

随着冬季运动在中国持续升温,中国和俄罗斯等国旅游合作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文旅交流不断增强。2023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旅游年。3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门领导人会议举行,审议通过《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旅游合作发展协定〉2023年联合行动计划》和《2023“上海合作组织旅游年”活动计划》,共同推动旅游业繁荣发展,打造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人文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阿利莫夫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很好,这些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带动地区整体繁荣,对于促进地区和平也很有好处。”

寻古探今,在哈萨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遗址、吉尔吉斯斯坦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中国为各国开展古迹修复和考古合作提供支持,谱写出“美美与共”新篇章——

沿着千年丝绸之路,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开创了全球跨境申遗的先河。在这条跨越山川、绵延万里的文明古道上,千年丝路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凝聚起上海合作组织携手保护文化遗产的强大力量。

吉尔吉斯斯坦文化官员阿扎马特·扎曼库洛夫表示,该项目见证了亚欧大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及其重要历史阶段,其突出的多元文化特征,促进了洲际间多种文明的协调和共同繁荣,是亚洲大陆上建立长距离东西方交通、开展广泛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对话的杰出范例。

2021年,中国与多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合作协定》,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首个文化遗产专门协定。202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文化主管部门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主管部门间博物馆领域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交流合作机制,让古老文明蕴含的智慧,照亮美好未来。

“因为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5月,天山以北,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合作发展论坛在新疆克拉玛依召开。面对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共同把握数字发展时代机遇,在数字技术领域谱写更加辉煌的合作新篇章。

6月,黄海之滨,第三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山东青岛启动,来自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500余名青年携200多个项目参与,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领域的20余个细分赛道。

解决全球性问题,科技力量是关键,科技开放合作是途径。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民间层面的科技交流合作日益加深,通过联合研发、人文交流、技术转移等多种活动及形式,为实现科技进步、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去年11月,由中巴联合打造的巴基斯坦首家智能分拨中心启用。相比之前的手动分拣模式,该中心日均包裹处理能力最高可达42万件,将当地电商公司的分拣效率提升4倍,包裹错分率从之前的1%下降到万分之三以内。今年初,该案例入选《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数字领域合作案例集(2023)》,巴方合作伙伴米克尔森表示:“技术创新能够改善物流运营、提升客户体验。中国的先进物流技术来到了巴基斯坦,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帮助我们提高了物流效率。”

筹建仅半年时间,去年底,中亚第一家鲁班工坊在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启运,开设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和工程测量两个专业,建成绿色能源实训中心和智能测绘实训中心两个教学区域,并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塔方校长、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副校长沙赫里约尔·萨杜洛佐达说,这两个专业培养的人才正是目前国家发展、产业升级急需的,“能为塔吉克斯坦未来发展造血,大家都非常珍惜。”

中国风云二号卫星观测区域覆盖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卫星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监测服务,有效增强这些国家在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能力。

着眼于培养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现有82所参与院校,7个专业方向,学生培养从硕士研究生已经拓展至本科生、博士生和中职学生。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委员会框架下,“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创业国际孵化器”项目启动,鼓励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说,哈方真诚地珍视这种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成功经验,并鼓励年轻一代进行更多交流、充分了解彼此。“我认为民间交流与联系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尽全力促进这种交流,让我们的人民走到一起,因为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心有所向,路必不远。从倡导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到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打造包容互鉴的典范,再到构建人文共同体、走互学互鉴之路……中国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回望过去,上海合作组织一直闪烁着耀眼的人文之光;展望未来,人文交流必将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为多样文明和谐共生、各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地区和国际合作典范。(颜 欢 马 菲)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饰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